節慶祭典
客家人多以祭祀圈為生活範圍,並且利用祭拜聯絡感情,目前湖口鄉的信仰除了一般客家信仰的祭拜三官大帝、伯公等,還包含天主教的浸信教會,規模廣並舉辦許多活動,在這些地區客家聚落中的意義及功能,從儀式進行時的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網絡以及族群價值觀的表現,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地區所呈現出獨特的客家祭祀文化。
節慶祭典 | 慶典活動說明 | 活動照片 |
---|---|---|
鳳山寺 浴佛法會 |
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浴佛法會,信徒皆返該寺食用「米苔目」及「甘露水」(浴佛水),全省約有三千餘人,現今也有有機食品的機構會一同協辦,體驗文教理念以及心靈的成長。 | ![]() ![]() |
老湖口三元宮 三元節 |
老湖口三元宮信徒廣,每年農曆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日慶祝的祈福祭典,眾多香客,也是老湖口最熱鬧的兩個日子。全臺灣唯一八月初一中元節在附近萬善祠舉辦。 | ![]() ![]() |
溪南顯聖宮 聖母娘娘 |
在愛勢村每年聖母千秋聖誕祭典定於農曆三月二十三日,由轄區四鄉鎮信徒輪流辦理。 | ![]() ![]() |
大伯公 福德正神 (新工福德祠) |
於工業區的中興公園內,每年祭典期在正月十五日、十八日做大拜拜,八月十三日演戲酬神。 | ![]() ![]() |
新春湖口遶境祈福與行春宴 | 湖口鄉縣定古蹟三元宮,每年春節時會舉辦赴北港迎媽祖活動,於元宵節附近返回後,再擇定一假日遶境祈福。祭典區域包括長嶺、湖口、湖鏡、長安、湖南及羊喜窩五村六庄。遶境活動至中午時會舉行「行春宴」,是日由輪值的庄頭負責,家家戶戶將自家最好的料理,免費提供客家美食,給路過的客人享用。數十年來雖已成為湖口鄉的重要節慶特色之一。「行春宴」:客家人俗稱「打中午」,今年由輪值的湖南村民負責烹煮拿手的客家菜餚(包括雞酒、炒米粉、魯肉飯、鹹菜鴨湯、筍湯、湯圓、滷豬腳、粄條、油飯與菜包等),宴客地點選在後山電塔旁道路擺流水席。(稱為食福:意思是吃福氣)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波羅汶三元宮 神豬比賽 |
現今該宮祭典已擴大為九大庄輪值,有波羅村、鳳凰村、中興村、湖南村、信勢村、孝勢村、仁勢村、愛勢村、中勢村、德盛村一鄰及中崙村二鄰等九個輪值區,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則舉辦神豬比賽,以求國泰民安、四境康寧。 | ![]() |
萬善祠 普渡萬善諸公 |
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日為普渡萬善諸公的日子,在多年沿襲成俗後,已成附近盛事。 | ![]() |
基督教 浸信教會 |
愛勢村上,每周禮拜人數約有二百三十人左右,在行政事務上,設有小會、長執會、松年會、主日學、聖歌隊、婦女會、周日晚婦女團契、周二晚家庭禮拜、周五晚查經小組、周六晚青少年團契等聚會外,在暑假期間亦為教友舉辦夏令營活動;若遇需要協助的民眾,該會亦常發起教友募捐濟助。 | ![]() |